鍼灸 小考/침구 개론

後人歷驗特效方要抄

초암 정만순 2015. 1. 12. 12:23

 

後人歷驗特效方要抄



1. 婦人門

<1> 月經不調 : 三陰交 補, 臨泣 三間 通谷 前谷 瀉.
<2> 月事不正 : 隱白 補, 瀉 兼用.
<3> 經病 : 小腸正格.
<4> 崩漏帶下 : 三陰交 補.
<5> 漏下不止 : 太衝 大敦 補.
<6> 無子 : 胞門(氣穴의 別名이니 足少陰腎經에 屬하였으며 四滿下一寸에 있나니 腹中行에 去하
기 各一寸) 子戶 灸三百壯.
<7> 不受胎孕 : 商丘 中極 三陰交 補.
<8> 催孕及帶下 : 三陰交 合谷 太衝 補.
<9> 未成前에 落傷脫陰 : 三陰交 復溜 補.
<10> 惡阻 : 少府 瀉.
<11> 瀉死胎不下 : 合谷 補, 三陰交 瀉, 照海 內關 補.
<12> 催生難産及不下胎 : 太衝 針八分 補百息間 三陰交 瀉 五分.(立時分解)
<13> 難産 : 三陰交 補, 合谷 瀉 或 至陰 灸.
<14> 橫産難産 : 獨陰을 灸七壯 合谷 三陰交 瀉.
<15> 一切難産 : 右足小趾尖頭 灸三壯.
<16> 産子上衝逼心欲死者 : 巨闕을 針하되 宜扶産母正坐하여 用抱頭, 抱腰微偃하고 針入六分이어
던 留七呼면 得氣卽醒이니 如子?(움킬 국)母心者는 産下면 手心에 有鍼痕하고 如頭頂母心者
人中에 有鍼痕하며 如子向後者는 枕骨에 有鍼痕이니 是其驗也라.
<17> 胞衣不下 : 照海 內關 瀉, 合谷 補, 三陰交 瀉, 至陰 灸 又方 = 中極 肩井 瀉.
<18> 脫陰 : 照海 補, 曲泉 太衝 瀉.(梧桐油 一器를 一日三次服) 又方 = 三陰交 補.
<19> 産後病 : 肝正格을 用한다.
<20> 産後下血 : 三陰交 補.
<21> 産後血滯 : 三陰交 瀉.
<22> 産後腹痛 : 肝正格을 用한다.
<23> 産後肉滯 : 三陰交 瀉.
<24> 産後發熱 : 肝正格을 用한다.
<25> 産後風 : 大腸正格을 用한다.
<26> 無乳汁 : 少澤 補.
<27> 乳腫 : 解谿 補, 臨泣 瀉, 又方 = 少澤 補.
<28> 婦人五淋血痛 : 血海 氣海 三陰交 針.
<29> 血塊 : 脾正格을 用한다.
<30> 女子十四五歲惡寒, 昏沈, 喉如曳鉅 : 太衝 少府 補.


2. 小兒門

<1> 急驚風 :少衝 魚際 上星 勞宮 人中 一分 瀉. (起死回生) 又方 = 太衝 少商 瀉, 又方 = 少商
人中 一分 湧泉 瀉.
<2> 慢驚風 : 上氣者는 湧泉을 瀉, 下氣者는 百會를 灸, 又方 = 湧泉 百會 合谷 太衝 瀉, 又方 =
湧泉 百會 瀉, 合谷 太衝 從後針.
<3> 驚氣亂 : 太衝 補, 少府 瀉.
<4> 蛔蟲 : 公孫 曲池 內庭 合谷 針. 又方 = 承山 針.
<5> 眼戴上 : 絲竹空 五處針.
<6> 麻眼 : 大骨空 小骨空 僕參 瀉, 大指角後 針二分出血.
<7> 重舌 : 少商 魚際 湧泉 瀉.
<8> 重舌(木舌同) : 承漿 勞宮 間使 瀉.
<9> 嘔吐乳食 : 內關 補, 內庭 瀉.
<10> 吐涎 : 絲竹空 百會 灸.
<11> 吐血 : 陰谷 補, 大陵 灸三壯.
<12> 龜胸 : 肝正格, 乳根 灸(艾柱는 小麥만큼한다.)
<13> 龜背 : 肺兪 心兪 膈兪 灸(艾柱如小麥大)
<14> 脊反折 :  門 風府 針.
<15> 鱉腹(腹栖) : 太衝 行間 大敦 中封을 選用하되, 모두 瀉한다. 又方 = 太衝 補, 合谷 瀉.
<16> 臍風 : 然谷 灸三壯(艾柱如小麥大)
<17> 下腹痛 : 公孫 三陰交 瀉.
<18> 腹脹 : 內庭 瀉.
<19> 四肢無力 : 肺正格. (有精神者는 愈, 無精神者는 死, 面上을 간질러 보라.)
<20> 語遲 : 勞宮 補.
<21> 中風 彎 : 內關 針.
<22> 風丹(丹毒) : 三里 曲池 補, 陽谷 陽谿 瀉.
<23> 黃疸 : 至陽 下三里 內庭 腕骨 瀉.
<24> 下淋 : 湧泉 三陰交 瀉.
<25> 遺溺 : 陰陵泉 氣海 補.
<26> 泄瀉 : 少衝 補. 又方 = 脾正格. 又方 = 中衝 補, 曲澤 瀉.
<27> 大便不通 : 照海 支溝 瀉.
<28> 小便不通 : 三陰交 針三分 卽通. 又方 = 內庭 太衝 瀉.


3. 中風門

<1> 中風 : 三里 然谷 瀉, 少海 補. 又方 = 少府 補, 太谿 瀉.
<2> 卒風不語 : 三里 迎, 風池 陽谷 瀉, 二間 補.
<3> 角弓反張 : 三里 迎, 風池 束骨 瀉, 陽谷 補. 又方 = 肺正格.
<4> 半身不遂 : 大敦 補, 太白 瀉.
<5> 中腑(半身不遂, 口眼 斜, 言語不通) : 風市 瀉, 太衝 補.
<6> 五臟中風(喉如曳鉅) : 照海 湧泉 瀉.
<7>  啞 : 風府  門 公孫 瀉,魚際 灸五壯. 又方 = 靈道 通谷 補. 又方 = 三里 地倉 針.
<8> 口眼 斜 : 液門 中渚 瀉, 陽谷 補. 又方 = 少海 補, 然谷 瀉. 又方 = 勞宮穴을 針한 다음   
麻子를 反對便 頰上에 搗附하고 인두를 덥게하여 대면 肉眼으로 보일만큼한 速度로 돌아간다.
又方 = 左 면 右邊, 右 면 左邊 地倉穴을 六分限刺하고 補瀉를 兼用하여 患者가 下顎을 三
四度 動하기를 기다린 後에 出針하여 다시 頰車穴을 針한다.
<9> 口 不開 : 頰車 承山 合谷 針.
<10> 言語蹇澁 : ① 小傷心으로 因한 것은 心正格 ② 氣虛로 因한 것은 肺正格. ③ 肥厚者는 大
敦 補, 太白 瀉.
<11> 口 痰塞 喉如 聲 : 脾正格.
<12> 偏風口  : 勞宮 補, 照海 瀉.
<13> 全身流走刺痛 : 絶骨 三陰交 瀉.
<14> 全身痒如蟲行 : 大腸正格.
<15> 頭掉(心虛膽寒) : 通里 臨泣 補.
<16> 頭項强不回顧 : 後谿 針.
<17> 目戴上 : 絲竹空 針.
<18> 肩背痛 : 肩井 肩  針.
<19> 肩連背痛 : 中渚 補.
<20> 肩臂痛 : 三里 曲池 肩  補二次 又 大腸正格. 又方 = 三間 瀉.(肩臂痛이 左肩胛後者는 委中 瀉.)
<21>  不能屈 : 腕骨 針.
<22> 中風 彎 : 內關 針.
<23> 手腕無力 : 列缺 針.
<24> 手掌心痛 : 湧泉 瀉.
<25> 手瘙痒 : 腕骨 灸, 十宣, 八邪 針.
<26> 五指皆痛 : 外關 三里 絶骨 瀉.
<27> 左  : 肝正格.
<28> 右  : 肺正格.
<29> 兩手顫掉不能掘物 : 尺澤 腕骨 合谷 中渚 瀉.
<30> 脚力不足 : 腕骨 三里 補, 委中 瀉.
<31> 足掌心痛 : 勞宮 瀉.
<32>  足 : 絶骨 環跳 瀉.
<33> 兩足難移 : 三里 絶骨 瀉. 又方 = 三里 委中 瀉.
<34> 兩足顫掉不能移步 : 太衝 崑崙 陽陵泉 補.
<35> 肢節痛 : 膽正格.
<36> 四肢刺痛 : 商陽 竅陰 補, 陽谷 陽輔 瀉.(膽勝格)
<37> 人事不省 : 水溝 臨泣 合谷 針.
<38> 歷節風 : ① 內 前痛 : 腎正格 ② 外 前痛 : 膀胱正格.
<39> 風丹 : 三里 補, 陽谷 瀉.
<40> 皮風 : 肺正格. 又 小腸正格.
<41> 紅色 疹 : 大腸勝格.
<42> 白色 疹 : 大腸正格.


4. 運傷寒門

<1> 一日 : 風府
<2> 二日 : 二間 行間.
<3> 三日 : 中渚 臨泣.
<4> 四日 : 少商 隱白.
<5> 五日 : 太谿.
<6> 六日 : 中封 靈道 間使.
<7> 未汗 : 期門 三里 又方 = 風池 魚際 經渠 瀉.


5. 頭門

<1> 正頭痛 : 崑崙 三間 瀉.
<2> 腦痛 : 肝兪 針.
<3> 眉稜骨痛 : 臨泣 瀉.
<4> 偏頭痛 : 風池 補, 絶骨 瀉.(右取左, 左取右.) 又方 = 三間 交瀉.(一次는 挫, 一次는 右로 互相 交瀉하는 것.)
<5> 頭瘡 : 大腸正格.


6. 眼門

<1> 雀目 : 臨泣 太衝 商陽 皆瀉.(左取右, 右取左)
<2> 眼疾 : 臨泣 三間 合谷 太衝 行間 개瀉.
<3> 眼睛突出 : 湧泉 瀉.(左取右, 右取左)
<4> 眼疾 : 大敦 太衝 僕參 瀉.
<5> 上胞腫(다래끼) : 隱白 瀉.(左取右, 右取左)
<6> 下胞腫 : 臨泣 瀉.(左取右, 右取左) 又 左右通用方 = 後谿를 三稜鍼으로 刺出血.
<7> 瞳子突出 : 陽谷 補, 然谷 瀉.
<8> 兩眼浮合不能開 : 太衝 少衝 復溜 補, 太白 太谿 瀉.
<9> 眼目諸疾 : 臨泣 瀉.


7. 耳門

<1> 耳 生瘡 : 中渚 少府 瀉.


8. 口咽喉門

<1> 舌風風出掉 : 大敦 少衝 補. 又方 = 手三里 左右 交瀉, 靈道 少海 實補 約瀉.
<2> 舌下腫 : 大敦 補, 承漿 瀉. 又方 = 三陰交 交瀉 或 隱白 瀉.
<3> 舌瘡 : 三陰交 勞宮 瀉.
<4> 舌齒腐爛 : 承漿 勞宮 各灸一壯.
<5> 舌卷 : 液門 針.
<6> 舌長 : 風府  門 公孫 瀉, 魚際 灸五壯.
<7> 咽乾 : 太淵 魚際 針.
<8> 嚥食不下 :  中 灸.
<9> 食不下 : 內關 魚際 三里 針. 又方 = 臨泣 瀉, 陽谷 補.
<10> 咽喉 : 照海 補.
<11> 吐涎 : 絲竹空 百會 針.
<12> 脣腫 : 手三里 交瀉.
<13> 雙 單蛾水不下 : 照海 然谷 三間 合谷 皆瀉.


9. 雜病總括門

<1> 滯證 : 內庭 三里 三陰交 瀉.
<2> 吐酸 : 陽谷 曲泉 補, 靈道 中封 瀉.
<3> 吐瀉?亂 : 三里 內庭 公孫 三陰交 瀉.
<4> 嘔吐 : 脾正格.
<5> 食積 : 肺正格.
<6> 栖病 : 大椎 人中 間使 左右皆瀉.
<7> 心痛 : 心正格.
<8> 神  : 臨泣 後谿 補, 通谷 前谷 瀉. 又方 = 商丘 針.
<9> 吐血 : 陰谷 補, 中封 三里 瀉.
<10> 瘀血咳血 : 太白 太淵 補, 曲池 瀉.
<11> 小便不通 : 陰陵泉 三里 瀉, 通谷 補.
<12> 大便不通 : 陰陵泉 三里 瀉. 又方 = 大腸正格.
<13> 眩暈 : 太淵 補, 太白 瀉.
<14> 胃脘痛(속아리=胃痙攣) : 胃正格.
<15> 腹痛 : 大腸正格 又方 = 內關 補, 公孫 瀉.
<16> 臍癰 : 公孫 瀉.
<17> 食狗腹痛 : 少衝 瀉.
<18> 怪疾腹痛 : 四關 先針하고 上衝者는 公孫을 瀉하고 內關을 補한다.
<19> 腰痛 : 腎正格 又 膽正格 又 委中 崑崙 瀉. 又方 = 二間 針. 又方 = 太谿 補, 留五分乃至十 分.
<20> 腋下腫 : 中衝 瀉.
<21> 腋下痰 : 中衝 補.
<22> 陰萎 : 三陰交 百會 補.
<23> 脫肛 : 大腸正格.
<24> 走馬痰 : 風市 曲池 瀉.
<25> 腦後腫 : 至陰 委中 瀉.
<26> 髮前腫 : 絶骨 中渚 瀉.
<27>    : 臨泣 三間 瀉. 後頸生者 : 大腸正格, 前頸生者 : 肝正格.
<28> 連珠瘡 : 肝正格, 少海 灸百壯.
<29> 鼻瘡 喉鼻瘡 天疱瘡 : 液門 中渚 瀉, 陽谷 補.
<30> 鶴膝痛 : 行間 內庭 俠谿 然谷 瀉.
<31> 滿身瘡 : 大腸正格.
<32> 色瘡(梅毒) : 腎正格.
<33> 疫疾 : 太衝 少府 補(隨時雜證神效)
<34> 落傷 : 大敦 少衝 補, 太白 瀉.
<35> 登山落傷 : 勞宮 補, 照海 瀉.
<36> 落傷 : ① 腰部傷 : 公孫 針. ② 脇部傷 : 陽陵泉 臨泣 瀉. ③ 手臂傷 : 三間 瀉. 又方 曲池 瀉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④ 手背折傷 : 外關 瀉, 八邪刺 通便. ⑤ 脚部傷 : 公孫 瀉. ⑥ 脚足折傷 : 三里 瀉, 條口 瀉, 八邪 通.
<37> 腹脹 : 三里 內庭 針.
<38> 火熱 : 曲池 三里 復溜 針.
<39> 發狂 : 百勞(大椎穴의 別名) 間使 合谷 復溜 針.
<40> 淋疾 : 肝正格.
<41> 心痛食不下 : 中脘 針.
<42> 消渴(糖尿病) : 肝正格 又方 = 通谷 內庭 前谷 補, 陽谷 少海 解谿 瀉.
<43> 便毒(가래톳) : 太白 太谿 僕參 瀉.
<44> 五痔 : 承山 長强 瀉.
<45> 臍下冷痛 : 氣海 三陰交 灸補.
<46> 全身風痰流走 : 三陰交 絶骨 瀉.
<47> 煩熱不睡 : 絶骨 間使 瀉.
<48> 心熱不寢 : 湧泉 瀉, 解谿 補.
<49> 昏困不睡 : 曲池 陰陵泉 補瀉兼用. 又方 = 上穴을 九十四壯.
<50> 滯證 : 內庭 三里 瀉.
<51> ?亂 : 公孫 三里 三陰交 內庭 瀉. ① 傷暑者 : 胃正格. ② 傷食者 : 脾正格. ③ 轉筋者 : 曲池 承山 瀉.(手轉筋者 : 曲池, 足轉筋者 : 承山.) 又方 = 三里 內庭 公孫 四關 皆瀉.
<52> 小腸痛(臍下一寸) : 小腸正格.
<53> 大腸痛(臍中痛) : 大腸正格.
<54> 溺水死 : 腎正格.
<55> 蟲心痛 : 巨闕 針 後 灸三十壯, 公孫 瀉.
<56> 疝氣上衝 : 大敦 太谿 瀉.
<57> 咳嗽 : 太淵 四關 合谷 補, 三里 瀉(一作三陰交 交瀉)
<58> 泄瀉 : 三里 內庭 瀉.
<59> 痢疾 : 合谷 三里 瀉.
<60> 熱上升 : 八邪 針.
<61> 熱證皮膚瘙痒 : 八邪穴 針.